尉繚子

尉繚子

About this Book

 《尉繚子》的思想與同時期的商鞅的《商君書》相近,都重視制度與法律、講究農戰政策。《尉繚子》書中一如戰國兵法家著作的慣例,以他與君王的一段對談做為開始。言談中,揭露了尉繚子重視人事的思想重點。同時這種重人事、輕天命的思想,也是東周兵法家的主流思想。書中許多嚴格的法治思想,歷來被誤解為受商鞅影響,實則兩人時代難分先後,且商鞅嚴重受到吳起的影響,而尉繚子也屢屢稱道吳起的戰功、事蹟。因此將兩人的共同點,歸因於都受到吳起的影響明顯是比較公允的作法。(衛國人公孫鞅早期也在魏國停留了很長的一段時間,直到宰相逝世之後不久,才往秦國投靠秦孝公。同時其任內的許多作為,大力借鑒、模仿吳起的經驗。而吳起也是衛國人,並且大半生都效命於魏國。)

  由於這樣的誤解,以至於《尉繚子》在古代還頗受重視,因此在尉繚沒有顯赫功績的情況下,他的《尉繚子》仍然進入「武經七書」之列,而與《孫子兵法》、《六韜》等著作共享名聲。但一到了近代,就被忽視了。實則書中處處哲理,如:「夫民無兩畏也,畏我侮敵,畏敵侮我。見侮者敗,立威者勝。」(〈尉繚子.攻權〉)不僅洞視人性,語言藝術上亦具有明快、果斷的風格。類似尉繚的看法,又可見於西方的哲學家色諾芬(蘇格拉底的學生),他說:「據說,他實際上常說一個兵要執行好勤務,不傷害朋友,或是毫無遁辭地去攻擊敵人,他必須對指揮官怕得比敵人厲害。因此,在危急情況下,隊伍毫不含糊地服從他,要他帶領。」(〈長征記.卷二〉)因此,貌似武斷的話,其實卻反應了客觀真實。

    類似這樣的真知灼見,還有不少。剩下的就由讀者自行探究了。

Similar Books:

eBookmela
Log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