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的五城:一位唐史_者的___游
About this Book
近年中_的__蓬勃_展,旅游_跟__起,出_游玩的人多了起_。出版界也出了不少旅游_以_付市_的需求。我想___大概可以分成_大_。
第一_是“旅游指南”,英文_之_“travel guide”。___的好_是,一般都附有地_、交通与住宿信息,以及各种大大小小旅游景_的介_,非常_用。但不足的是,它_有旅行者_人的__呈_,_有__生_的_事__,一般也_有任何“文采”可言。更重要的是,旅游指南必_不_更新修_。_美著名的旅游指南,比如《孤_星球》(Lonely Planet)系列,几乎每年都要出版一_修_本,否_交通、住宿等信息就___。
第二_旅游_我想_之_“旅行_”,也就是英文所_的“travel book”,以示和“旅游指南”有_。很多_候,____好和第一_相反:常常_有地_,_有交通、住宿的___引,_常也不介_所有旅游景_。但旅行_的优_是,它重_旅行者_人的__,通常放在一_特定的_事框架下__述,而且一般都要求有_“文采”。比起旅游指南,旅行_最占优_的一_是,它可以_“不___”,因_旅行者的那些旅行__,是_特的,不_因__流逝而有所折_。_些__一旦_定在某__史_空,甚至__得更有_史感,更有_史价值。比如,日本和尚_仁(794—864)_遣唐使_唐九年,走_了大半_中_(主要在北方),_下一本十分精彩的旅行_《入唐求法巡_行_》,如今成了我_唐史_者最珍_的史籍之一。_仁在_中常常提到唐代米粟等物的_价,以及他雇用_子或_人抄_的价_等__。_些在__想必是十分_碎的事,但_在_成了十分珍_的唐代__史_料。
_本《杜甫的五城》_然_于第二_。我自己_它的“定位”是:它不但是一本“旅行_”,而且_是一本“文_旅行_”。祈望_者不要把它__成是一本旅游指南才好。
_什么要那么__“文_”呢?我目前的___然是_史和唐史研究,但我少年__是_文_青年,也曾__表_一些_代_作。大__代在中_台大外文系念英美文_,_18、19世_浪漫_代英__人如拜_(George Gordon Byron,1788—1824)、雪_(Percy Bysshe Shelley,1792—1822)和_慈(John Keats,1795—1821)的_洲“_游”(Grand Tour)有_不少幻想。_些年___代英美作家的文_旅行_也___。
我在《杜甫的五城》原繁体字版“后_”中__,我“想以一种沉_的__,__火_旅行的_趣和一些比_少人去的非旅游__”。所_“沉_的__”,就是用我少年_所_得的__方法,在下__特_留意那__事__,再以一种看似“极_”的句子和字_去表_。在本_中,我刻意不使用任何四字成_,就是因__得成_不免都是_言中的“_腔__”,_破坏我那“沉_的__”和极_的_格。
几年前,有一位住在海外的_地_者,_完台_版《杜甫的五城》后,_我_了一封__,告_我_,他_我的_,常感_到一种“_以解_的悲_”。_是我收到的_多_者__中,最_我感_和高_的一封。我猜想,那就是我那“沉_的__”在__作用吧,可以__位_者感_到一种“悲_”,_又是“_以解_”的。
繁体字版的《杜甫的五城》,原本_一幅地_、一_照片也_有。_次出版_体字版,清_大_出版社的__,信息非常_通,竟__我原__有另一本_《坐火_游盛唐:中_之旅私相簿》(台北:人人出版社,2002)。_本《坐火_游盛唐:中_之旅私相簿》__上就是《杜甫的五城》的_文_解版,_收240_我自己拍的照片,配上全新的文字,以一种_明信片似的_快___重_我的_地旅行__。于是__建_采用__中的_十_照片,好_《杜甫的五城》看起_不至于那么__。我_得__法真好,甚至更可以_本__者_先“__”我另一本_文_的“滋味”(_些照片在《坐火_游盛唐:中_之旅私相簿》中原_彩色印刷,但在本_中改_黑白,大小也略有不同)。__又替我制作了一些旅行路__,_了不少心力。_里我要特_感_他。
_瑞和
Source: View Book on Google Books